為滿足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生活需求,足不出戶享受到溫馨舒適的居家服務,濰坊坊子區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,聚焦特殊困難群體,著力打造“互聯網+”服務新模式,全面提升特困人員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服務手段“便捷化”。為快捷解決特困人員的需求,投資70萬元建設區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,縱向對接上級養老平臺,橫向與衛健局、醫療機構等部門共享有效信息,全面細致掌握特困人員基本情況。打造“特困人員在家呼叫,服務機構馬上報到”便捷服務模式,將“12349”呼叫指揮中心與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相連接,特困人員有需求時,只需撥打一個電話,養老平臺就能根據預留的人員信息,預判可能出現的狀況,及時派出人員上門提供可靠準確的服務。去年10月份以來,已提供服務派單5167單,有力保障全區650名特困人員正常生活。
服務內容“人性化”。通過走訪調研,全面摸排特困人員基本需求,委托第三方養老服務機構選派專業人員上門服務,每月為特困人員提供理發、探視(三次)、打掃衛生、清洗衣物等服務項目,基本滿足特困人員日常生活需求。制定專門服務方案,突出解決特困人員就醫陪護難題,對有需求的人員,由第三方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專門送醫陪護,解除看病就醫后顧之憂。今年以來,已為19位特困人員提供住院陪護345天,還有4人正在住院,接受陪護服務。
服務監管“可視化”。充分發揮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智能化優勢,實施服務全過程監督監管。服務人員上門后,通過養老平臺手機app進行簽到、簽退,并錄制上傳服務過程視頻。服務完成后,平臺對服務對象進行滿意度回訪,并根據服務對象意見、街道抽查結果形成最終考核結果,對第三方服務機構進行綜合評價。2019年10月份以來,已進行滿意度回訪876人次,滿意率在98%以上。
(大眾報業·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鵬 通訊員 劉永斌 徐瓊瓊 報道)